欢迎进入 广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协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检查通报
关于2012年第四季度工程质量安全督查的情况通报(桂建质安监字[2013]05号)
发布时间: 2013-01-30 16:26        发布人: admin        浏览次数: 361
各市、县(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根据《关于开展工程质量安全督查的通知》(桂建质安监字[2012]第43号),我站于2012年10月28日至11月20日开展了工程质量安全督查。现将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  总体情况

        督查组共对6市22县(市、区)进行了督查。督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监督机构履职情况和开展质量通病治理、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督抽查台帐制度情况、在建工程质量安全实体情况、参建各方履职情况等,并在督查中进行了建材抽测和实体抽检。共抽查了46个项目,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25个,占抽查总数的54.3%。共发出停工整改建议书7份、隐患整改建议书27份,整改率为73.9%;其中,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发出停工整改建议书4份、隐患整改建议书16份,整改率为80%。截止1月15日,除广西泰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提交关于宜州市孤残儿童康复中心和老年公寓二期工程的整改资料外,所有被责令整改的在建工程项目部均已向我站提交了经当地监督机构审查通过的整改资料。

        总体来看,全区工程质量安全处于受控状态,受检工程的主体结构安全有保证,质量通病比以往有所减少,施工安全有所好转。特别是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质量安全状况,较往次检查有明显提升。表现在:一是各地监督机构保持对辖区内工程的监管力度,并加强了对实体结构的监督抽检;二是本次抽查到的工程,主体结构混凝土外观没有严重质量缺陷,经实测混凝土强度和砂浆强度基本符合设计要求;三是主要建筑材料的质量有保证,没有发现“瘦身钢筋”,抽测的钢筋物理力学性能合格率为100%。

        二、  监督机构履职情况

        从检查情况看,大多数的监督机构能执行即有制度,对辖区内的工程有效实施质量安全监督。督查组给予28个监督机构的履职平均分为3.31分(满分为5分);履职较好的有南宁、北海、防城港、桂林、钦州,履职评分在4分以上;履职较差的是乐业县、平桂区,履职评分在3分以下;其余21个监督机构的履职评分在3~4分之间。

        共有11个监督机构向当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过行政处罚建议,分别是南宁、马山、北海、防城港、东兴、平果、融水、贺州、钦州、天等、凭祥。11个监督机构提出行政处罚建议178起,实际实施处罚141起。其中,南宁、防城港、东兴、钦州、天等提出的行政处罚建议较多,除防城港、东兴外,实施处罚比例也较高。

        大多数监督机构按要求开展了在建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活动,有12个市县的开展效果较好,3个县区(马山、金城江、凭祥)的开展效果较差,其余13个市县的开展效果一般。开展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活动前没有组织监督员学习、未向在建工程项目部发出活动通知、没有结合日常监督开展抽查活动并留存相关资料、未对实施效果进行实体抽检。

        受检地区均按要求建立了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督抽查台帐,但有个别县的台帐不全。有些地方没有按要求配备必要的便捷式仪器设备,或监督员不熟悉仪器操作,导致未能按要求有效开展实体抽检工作。

        除个别市外,各地监督机构均通过全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平台报送了监督工程基本信息,但较多地区的信息不全,部分工程基本信息、整改信息未录入系统,有的人员变动后未及时在系统中更新。

        个别监督机构人员严重不足。平果县监督站仅有3名监督人员,目前人均监督工程面积超过40万㎡,远远超过了5万㎡/人·年的建议标准,而且该站还承担了乡镇的公建工程的监督任务,人手严重不足,难以保证正常监督工作的开展,容易造成监督盲区。大化县监督站整体换岗,新上岗人员无一人持证,形成监督员断层。

        三、  工程现场质量安全情况

        从检查情况看,大多数工程能按设计、规范要求施工,质量安全处于受控状态;个别工程不按设计要求施工,特别是不按结构设计总说明施工,导致工程存在质量隐患;个别工程存在设计变更手续不完善、重大变更后未经审图机构审查的问题。

        (一)            办理监督和施工登记手续情况

        从各地报告的数据来看,除南宁外,各地均有先开工后办理施工手续的工程。其中最严重的是马山县和乐业县,约有60%的工程存在先开工后办理手续的现象。少数地区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存在未办理施工许可证但正在施工的现象。

        (二)            质量方面

        工程质量状况基本受控,未发现重大质量隐患,特别是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质量状况有大幅度提升;未发现“瘦身”钢筋,基本履行了原材料进场报验、报审制度;抽检的混凝土强度和砌筑砂浆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大多数工程的梁柱节点能使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

        存在的普遍性主要问题如下:

        1. 验收程序:违反验收程序,如未按要求组织地基基础分部验收就开始进行主体施工,有的工程甚至已施工至主体封顶。

        2. 钢筋工程:钢筋未按规范要求进行抗震指标复检;构造柱箍筋在柱顶、柱底端或者绑扎搭接区未按要求加密;箍筋未做135度弯钩,弯钩平直段长度不满足规范要求。

        3. 混凝土工程:现浇混凝土板面管线压槽深且无设计认可文件;存在露筋、漏浆、蜂窝、麻面等缺陷;混凝土试块制作不规范、标识不清、内容不完整,部分未采用刻写方式、未放在代表部位附近进行同条件养护;模板支撑体系未按要求设置扫地杆和剪刀撑,木质立杆和拉结材质不符合要求、未剥皮,个别工程未保留两层模板支撑;现浇板负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大,少数因偏差过大无法测出。

        4. 砌体工程:墙柱拉结筋的间距、长度达不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或未按设计要求设置通长拉结筋;门窗洞口过梁高度、支承长度、配筋达不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现场搅拌砌筑砂浆的不按要求对原材料进行称量;

        从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可以看出,项目经理、质检员、施工员并没有认真履职、没有认真开展日常检查、没有在现场监督指导工人施工,现场验收资料存在造假。

        (三)            安全方面

        现场施工安全存在的普遍性主要问题如下:

        1. 安全管理:企业、项目部的履职情况不佳,未按要求组织公司、分公司和项目部的检查,检查频率偏低或检查的内容不实;专项施工方案与现场施工不符,无针对性;安全员不到位履职的现象较为突出,起不到及时发现、消除现场安全隐患的作用。

        2. 起重机械(施工电梯、塔吊、物料提升机):未按要求办理备案和使用登记手续;联动装置失灵;卸料平台工字钢锚固长度不足,未设置三道钢筋压环;进出口未设置防护门或设置不符合要求。

        3. 外脚手架:扫地小横杆未按规范搭设在纵向扫地杆下面,未与立杆扣紧;转角处立杆缺失;首层和作业层未满铺脚手板,脚手板与建筑物主体间的间距过大;安全网不落地,施工人员可从架体底部随意进出。

        4. 安全防护:楼层、楼梯、电梯井、采光井临边防护未按规范设置;钢筋加工场防护棚覆盖面积不足,部分机械露天作业。

        5. 临时用电:电线未分色; PE线未与用电设备金属外壳连接;同一开关箱控制多台用电设备;电箱内的电器元件参数选择不正确。

从以上问题可以看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没有认真履行职责,检查记录与现场实际不符,安全检查资料造假现象较为严重。

        四、  监理履职情况

从检查情况看,监理的履职状况比以往有所好转,但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  对方案审批不严

        一是监理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安全专项方案审批不严,有的甚至根本未过目即审批,导致毫无针对性的方案也能通过审批。

        二是监理方案流于形式,套用通用版本,未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

        (二)  验收把关不严

        从现场和资料对比情况看,较多现场实际与验收资料不符,说明验收把关不严,监理单位作为验收的主要参与方,没有认真履行验收把关职责。

        (三)  定期检查流于形式

        按相关规定,公司、分公司、项目部都必须进行定期检查,但从检查资料反映,有的内容与现场不符,有的内容仅限于安全而无质量方面的内容,有的仅限于现场而没有对管理内容进行检查。

        五、  下一步工作要求

        各监督机构要向本单位监督员传达本次督查通报,反思本单位是否存在本次督查发现的监督机构存在的问题。对本次督查发现的现场普遍性质量安全问题,各地监督机构应要求监督员在日常监督过程中加强检查力度。建议各地监督机构加强对重要工序、子分部、分部验收实施过程的抽查,加强对施工方案针对性的抽查,加强对项目部定期检查记录的抽查,督促项目部人员认真履职。

        对存在严重现场质量安全隐患的工程,其项目部拒不整改的,或企业和个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且当地监督机构难以处理的,可以报告我站,由我站提请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进行查处。

 

 

                                                  二〇一三年一月二十八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